犬知一派據點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17|回復: 0

遊走於冷酷與溫情之間——乙一

[複製鏈接]

218

主題

485

帖子

1369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69
發表於 2015-9-6 13:31: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轉自:多重轉載orz

——日本「鬼才」作家乙一及其作品解讀

如果要在日本推理作家中找一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那麼非乙一莫屬了。他早在17歲的時候(1996年),就以一部技驚四座的作品《夏天.煙火.我的屍體》(夏花火私死體)獲第六屆JUMP小說 ‧非小說大獎(該獎項由集英社創設,獲獎作品以「輕小說」居多,乙一也因此被列入輕小說作家行列)的神作而正式出道,立即受到栗本薰、小野不由美、我孫子武丸、法月綸太郎等諸多名家的熱烈推薦。即便是當今日本推理小說界的王者東野圭吾,在出道時的風頭方面恐怕也是難以望其項背的(東野以《放學後》獲江戶川亂步獎而出道時,自己已經27歲了)。反觀中國,或許惟有韓寒與之境遇相似,當年他以《杯中窺人》一文獲得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而初次亮相,可雖名噪一時,卻也因多門功課不及格而頗受非議。因此上,乙一以青春韶華的沖齡,取得如此殊榮,況且按照其本人的說法:「《夏天.煙火.我的屍體》基本是一個初學者的碰運氣之作,居然意外地得了獎……」(參見乙一訪談)並不指望的偶作獲了大獎,我們也只能目之為傳奇了。也有人說,他取這樣奇怪的筆名,本就是一個傳奇。不管是哪種說法,乙一作為一位作家的生涯,大抵就是從傳奇開始的吧。

當然,獲獎作也確實有其使人著迷的魅力,尤其是小說所定位的視點比較獨特,以被殺者「五月」的屍體作為敘述人,通過她來觀察兇手們是如何藏匿自己的。故事的緊張度和陰暗度俱佳,在藏匿屍體的過程中不時會出現意外人物和意外情節,正讀著這本書的諸位一定都為阿健和彌生這兩個「小壞蛋」捏了一把汗吧。尤其是小說的結尾,有著阿刀田高式的逆轉式驚悚。值得一提的是,本作在出版單行本時收錄的另外一部短篇《優子》,則有別於出道作的風格,很有點日本戰前變格派小說的味道,尤其是作者模糊現實和幻想界限的敘事手法(儘管本作非本格推理,但其中的相關情節居然讓我想起水天一色的《蝶夢》,又是似曾相識麼),為讀者製造了詭異的閱讀氛圍,很有點綾辻行人的影子。

說完出道作,讓我們換個話題,先來對乙一其人進行簡單認識:乙一,本名安達寬高,1978年10月21日生於日本福岡縣。先後畢業於久留米工業高等專門學校材料工學科、豐橋技術科學大學工學系生態學專業,畢業一年後轉居東京。學生時代曾是學校科幻小說研究會的骨幹。2002年,繼處女作獲大獎之後,推理連作短篇集《GOTH斷掌事件》(GOTH 事件),更是一舉奪得第三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自此逐漸以輕小說作家的姿態受到廣泛歡迎,他的每部作品甫一出版,即受到讀者熱捧,迅速掃蕩各大文學類暢銷作品排行榜,並很快被拍成電影、電視或改編成漫畫和廣播劇。2006年11月,與著名動畫大師押井守的女兒押井友繪結婚。2007年,自編自導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作品《立體東京》(3D-Tokyo)在全國公映,開始了由作家身份向導演身份的轉型。

由上面一段簡歷,我們可粗略看到,乙一成名後的作家生涯可謂四平八穩、一帆風順,而不像東野圭吾、森博嗣等人要麼波折不斷要麼成名很晚,在人生閱歷方面或可謂經驗缺缺,因此其作品無論是深度上還是廣度上都沒有達到更高的成就,這也是少數讀者所詬病的不足。確乎如此,乙一的作品在描繪社會陰暗程度、探討人性複雜面貌、牽涉知識專業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硬傷,無法接近東野般的高度,即便是宮部美幸、天童荒太、伊阪幸太郎等作家也難以企及。雖然這樣不分類別的比較有草率之嫌,可畢竟有這樣的評價和說法存在。我始終覺得,將乙一這樣的作家放到日本最大的推理作家圈子中進行模擬,實在有點難為他了,因為不管從哪方面來考慮,出道以來已經倏忽十餘載,他一直是作為「輕小說作家」存在的,而非所謂的新本格推理作家,——請讀者務必記住這一點!

談到輕小說,請允許費些口舌介紹一下這一日本獨有的文學類別及其與乙一的密切關係。輕小說的範圍涵蓋奇幻、科幻、歷史、推理、劍俠、恐怖、動作、言情、校園青春等諸多門類,且與上述各門類的界限曖昧不明,凡是跨類別的通俗小說,都有被算作輕小說的經歷,因此輕小說的定義在日本一直存在著論爭,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特徵:

1.取材多來源於動漫和遊戲,或者歸結於動漫和遊戲(作為其原案);

2.書中常帶有配合文字內容的插圖,封面設計華麗前衛;

3.創作者、閱讀者和登場人物以青少年居多;

4.內容淺顯易讀,行文輕快明暢;

5.篇幅一般比較短小,如果出長篇必是系列作;

6.書體與厚重無緣,攜帶方便。

目前已經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文學類別,角川 sneakers文庫、富士見文庫和電擊文庫根本就是其主要活動陣地。在日本被公認為輕小說作家的除了乙一,還有冰室冱子、小野不由美、西尾維新、佐籐友哉、櫻庭一樹、舞城王太郎、清涼院流水等近年來紅得發紫的年輕才俊(前兩位女士不在年輕之列)。其影響很快波及華語文學圈,輕小說代表作《涼宮春日》、《十二國記》、《奇諾之旅》早已為我國讀者所熟知,郭敬明、游素蘭等人也迅速登陸中文輕小說領地。正因為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和不以數計的讀者,乙一也頗受其累,或褒或貶都與輕小說脫不了干係。乙一曾多次坦言,自己在小說創作上確實受了輕小說的很大影響,神阪一的《Slayers》、麻生俊平的《劍士》和山本弘的大量作品對其寫作起到了很好的借監作用。同時他對時下流行的一些輕小說作品也頗有微詞,認為""用漂亮的插圖來掩蓋其單薄內容的作品太多了 "",自己也有意予以反正、創新和超越。從我個人的閱讀感覺來看,乙一先生已經通過自身實踐達成了上述意願,他在作品的質量、層次、深度和廣度上,也自然比西尾維新、佐籐友哉等同類作家來得高。以下試通過結合乙一的具體作品析出主要特色,來驗證他""脫胎於輕小說而超越之""的創作歷程。

乙一的作品風格,始終存在著以殘酷、慘烈為基調的「黑乙一」和以纖柔、悲淒為基調的「白乙一」兩種傾向。前者風格的代表是被集英社再版了多次的《GOTH 斷掌事件》(GOTH 事件,2002),後者風格的範例就是被角川sneakers文庫再版了多次的《在黑暗中等待》(暗待合,2002)。其中《GOTH 斷掌事件》是乙一唯一的連作短篇集,獲得了第三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位列「本格推理小說BEST10 2003」第五名、「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2003」第二名、「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10 2002」第七名,內含《暗黑系》《GOTH斷掌事件》、《狗》、《記憶》、《土》、《聲音》六部短篇,通過主人公「我」和女同學森野串起所有故事。這個連作短篇集應該是其最有本格味的作品了,你可以在本作充斥著的肢解屍體、孽戀手掌、活埋等變態黑暗情節中發現諸多本格推理元素,作品中的不少殘酷場景會讓你想到我孫子武丸的《殺戮之病》這一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的「新本格」異作。也就是說,惟有這部作品會讓你比較強烈地感覺到乙一是位推理作家,而且是位新本格作家。我尤其喜歡《狗》和《記憶》這兩篇,前者中並沒有出現擁有與生俱來的「惡」性的變態殺人狂,而且在詭計的運用方面效果很好,因此結尾很是突兀,而後者則是完全的新本格味道,裡面有不少值得推敲的細節(且容易被讀者忽視),大致可以窺見乙一的用心,——據說《記憶》是最後成稿的,森野的過去被作者拿來作為與讀者周旋的「噱頭」,喜愛新本格的讀者不妨一閱,不過因為是連作,還是建議按順序閱讀,才能體會作者構築全篇的妙處。

其實「黑乙一」風格,在其首作《夏天.煙火.我的屍體》中已初見端倪,阿健在處理「五月」屍體時的冷靜與命案的始作俑者彌生的膽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他在面對大人們的表情動作盡顯溫柔解人的一面,讓人絲毫看不出其正在做一些殘酷的事情。小說人物的「腹黑系」本色正是「黑乙一」之濫觴。至於這種風格何時成型,我將不得不提到乙一的第二部作品《天帝妖狐》(1998)。據說該書的文庫版內容有很大改動,大體上變成了另外的小說。因為沒讀過單行本的內容,改動在什麼地方尚不清楚。本作借用了西方恐怖電影迷司空見慣的「半獸人」(狼人、吸血鬼之類)題材,但並不以描繪殺人的噁心場景和詭異的「狸仙」迷信活動為主旨,小說對主人公從外貌、著裝、言行、心理活動等要素的設定,一舉奠定了「黑乙一」的風格基調。同時,本作還是乙一第一次集中描繪孤獨孑然的人物。作品以雙線共焦點的敘事方式,通過主人公夜木和杏子的視角切換來推演劇情,著力刻畫了夜木心理層面的細膩變化,向讀者重點展示了夜木那種游離於行屍走肉和普通人生之間,渴望被人類接納和關懷卻不可得的孤獨感,小說結尾夜木對杏子善行的感激和自身雖然永遭社會放逐遺棄卻得到了一絲光明的救贖,描寫真摯感人。該書另收有《A MASKED BALL 以及廁所的香煙先生的出現與消失》這篇比較另類的推理小說,曾令京大推研會出身的不少作家們大為驚歎,作品以學校廁所裡的牆上出現了自相矛盾的塗鴉文字 ——「不可塗鴉」開篇(會讓你想到《重力小丑》吧),通過故事的層層推進和抽絲剝繭,居然和惡意襲擊事件扯上了關係。塗鴉者和犯人的關係之謎,所有出場人物都擁有嫌疑的設定,俯拾皆是的陷阱、伏筆和線索……乙一在謀篇構圖和駕馭文字方面的能力令人歎服。

可能是和作者的自身性格和人生體驗有關(乙一性格內向孤僻,不善與他人交往),出現在其作品中的絕大多數角色都給人以孤獨感,而作者喜用的第一人稱敘述方式,更使得這種寂寥無助的況味無以復加。比如《瀕死之綠》(2001)這部很有些自傳色彩的中篇作品,以一個不愛說話且不擅交際的孤獨孩童正雄為主角,通過他的視角敘述班主任老師羽田的陰險心理和卑劣行為。胖胖的正雄是乙一舊時形象的真實寫照,只是他在故事中遭受的非人待遇卻遠不是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的經歷可以相比的。正雄被羽田用作掩飾自己教學無方的借口,屢次受到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校園比《永遠是孩子》中的社會一樣黑暗。作品中出現的「小綠」是主角意識中奮起反抗、以暴制暴的人性「惡」的體現,他最終讓正雄擺脫了心理陰影,正常開朗地活著。乙一曾經一度嗜讀桃莉‧海登的「孩子」系列、戴夫‧佩澤的《它——一個男孩的名字》三部曲等以虐童為主題的紀實作品和自傳小說,這些閱讀經驗對其創作本作以及後來的〈小飾和洋子〉(短篇集《ZOO》中的一篇)等作品有較大的借鑒吧。遭受世界唾棄的主角懷著似無窮盡的孤獨心態,成了乙一作品的最主要特徵。

我個人認為,所謂的「黑乙一」和「白乙一」,其實是主人公內心的孤獨感外化後的兩種形式,如同一紙兩面。因為在內心積聚的孤獨感必然要找機會釋放,恰逢其時地得到關懷慰藉的成了「白乙一」,反之難以抒解最終導致心理無法承受的則自暴自棄甚至虐及他人成了「黑乙一」。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不管乙一作品的風格色調是黑暗還是白亮,我們都會領略到主角身上那份深深的孤獨。如果說孤獨感為「黑乙一」帶來了冷酷、恐怖、壓抑、陰鬱的黑暗氛圍的話,那麼兩個孤獨的人在一起,催生出來的依依暖意則帶給「白乙一」一個溫馨、祥和、自然、率真的光明世界。2002年出版的第一部「白乙一」長篇《在黑暗中等待》,就為讀者締造了這樣的世界。據說本作主要情節來源於作者創作《瀕死之綠》的某個考慮,原本會在該作中出現的正雄為逃避黑暗的現實而躲到某人家中的設定,被乙一拎了出來並擴充成現在的長篇。在這部源自「黑乙一」的「白乙一」作品中,作者繼《天帝妖狐》之後再次使用雙線共焦點敘事的手法,加上回憶與現實的交錯書寫,充分展示了兩位主人公——盲姑娘阿滿和小職員明宏的生活經歷、心理活動、情感變化和人生態度,明宏背負著殺人的嫌疑,幾次毅然幫助和施救阿滿於危難之時,甚至不惜冒著被警察逮捕的危險,讓阿滿孤冷的心慢慢融化,對生活和未來充滿了期待,而得到阿滿照料和理解的明宏,也逐漸改變了對世界的偏執看法。小說出場人物不多,但都描繪深刻,代表了社會中一類人的生存狀態,讀來真實感人。

當然,乙一連續三年為角川sneakers文庫撰寫的三部「白乙一」短篇作品集《失蹤 HOLIDAY》(2000)、《只有你聽到 CALLING YOU》(聞 CALLING YOU,2001)和《寂寞的頻率》(周波數,2002),也體現了上述風格特徵。短篇傑作〈只有你聽到〉便堪稱此類風格的典型,我讀的是日本文學譯者丁丁蟲的譯本(載於《科幻世界‧譯文版》07年第5期)。這也是我首次接觸乙一作品,竟然很快就被其征服,如今想來都覺得自己還真容易「受騙」 呢。小說寫了一個沒有手機的高中女生「我」,因為沒有可以打電話的朋友。每天都是獨自一人,亦害怕與人交往。不過,「我」心底裡卻愈來愈希望擁有手機。一天,透過腦中幻想的手機,誤打誤撞下認識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本作中乙一再一次將主人公的孤獨感描繪得淋漓盡致,同時加入渴望與人交流的心理元素,腦中的手機進行通話的設定使得作品更具張力。而因為時空的扭曲性最終所導致的結局,讓本作在感人度和平衡性上均獲得了高分。印象中自己未讀完全篇,就熱淚盈眶了,甚至達到了「一想就心痛」的程度。之後沒多久,乙一在上大學回家途中構思出來的精緻短篇〈形似小貓的幸福〉(子貓,一譯〈幸福寶貝〉,收入《失蹤HOLIDAY》)再次讓我的淚腺決堤了。本作描寫主人公""我""考上了大學,因為不願意住在集體宿舍裡,便向親戚借住了其僻鄉的寓所,入住後發現了許多奇怪的事情。原來前房客在寓所前被殺後,幽靈擔心自己養的小貓沒人照應,一直留在屋子裡不肯離去,遂影響了""我""的生活……本作並沒有一味糾纏於幽靈作祟之類的駭人描寫,而是將主人公與前房客雖身處兩個世界,卻在生活上互相依賴,共同照顧小貓的場景通過溫馨的文字展現在讀者面前。兩""人""微妙的情感羈絆在殺人事件真相得以破解之後達到了頂點,前房客留下的信件令主人公,也令我感慨萬千、不能自已。比較前兩作,〈握手小偷的故事〉(手握泥棒物語,一譯〈小偷抓住的手〉,收入《寂寞的頻率》)則有所不同,不再讓人覺得感傷,倒是主要情節的風趣描述和重要道具(手錶)的巧妙設置,頗值得玩味,因為牽涉到洩底,在此就不贅述了。讀完這三個集子和其""白乙一""風格的開山之作《平面狗》,我們基本上可以理解乙一""專寫令人心痛的小說""的說法是怎麼來的了。

下面重點一下大陸剛出版的兩部乙一名作,我認為它們分別代表了乙一兩種風格的最高水平,而且譯文也很贊。先看《平面狗》(平面,2003)。這本集子在2000年出單行本的時候是用的《石目》(石目)作為書名,在改版出文庫本時換成了現名,也沒聽說有篇目上的增刪和內容上的大修。集英社的做法令人費解,不曉得是否乙一的主意(因為《小生物語》剛看了個開頭,說不定被我漏掉了這一公案的始末),暫且略過。可能熟悉這個集子的朋友都知道,〈平面狗〉(台版譯作〈平面犬〉)和〈石目〉(台版譯作〈石眼〉)都是集子裡的兩個具體篇目的名字,既然被選作書名,自有其值得分析的地方。兩部作品的開篇都很有意思,一個說「我的胳膊上養了一隻狗」,用尋常的口吻敘述著不尋常的事情,立馬就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另一個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遭到了一場嚴重流感的侵襲……」,完全是一種說故事的傳奇筆法,吸引著讀者繼續往下看。讀者很快知道了,所謂的寵物狗原來是只刺青狗,而那個村莊發生的事情卻是一個大家都聽說過的老掉牙的古老傳說。這時讀者的情緒會略有低落,但隨著後面情節的鋪展,你不會對作品失去閱讀興趣,而是徹底的手不釋卷。因為作者設置了越來越多的包袱、越來越巧妙的陷阱等著你,原來刺青狗是活的、它會叫、還會吃東西、卻要被賣了……我倒是覺得〈平面狗〉的優秀不在於這些別具一格的情節(包括作品尾聲一個畫龍點睛式的詭計破解),而在於主人公鈴木從刺狗,到養狗,到恨狗,再到賣狗,最後到愛狗、捨不得狗的心理變化,這主要歸功於「波奇」這條刺青狗改變了她對整個世界的看法。相信本作也會改變讀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人生哲理或許就隱藏在日常小事中。

而〈石目〉則從古老傳說和兒童遊戲說開去,採用了「遊仙窟」的敘事手法,為我們訴說了一個淒美的故事。《遊仙窟》是唐人張鷟的一部傳奇小說,曾流傳日本。所謂「遊仙窟」敘事法,是指一種故事套路,這類作品的情節大抵是某人(多為男性)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來到了一處陌生場所,正在躑躅無助之際,為人(通常是仙女)所救,醒來後發現原來是到了世外桃源,接著是繾綣旖旎的愛情描寫,一段時間之後該迷路人終於想回去了,好心人將其送出,等到其再想進入桃源的時候卻不得其路了。這樣的套路主要來源於《桃花源記》和《天台山遇仙》等作品,情節也大同小異。我不清楚乙一是否看過這些中國作品,不過他既然「敢」在〈平面狗〉中特意安排一位神秘美麗、技藝高超的中國刺青師,可見他對中國的瞭解絕不止於泛泛。本作的妙處在於作者將石目這一平常的傳說,恰當地植入「遊仙窟」的敘事套路,為整個小說帶來了獨特的情節魅力。〈石目〉沒有什麼驚人的詭計,只有關於石目身份的謎團,而且是比較容易識破的,雖然末尾的真相讓我一度質疑其合理性,但謎團背後所揭示出來的一種人類之間複雜矛盾的情感,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此外,我曾經思忖過這個謎團和日本兒童遊戲「竹籠眼」()的關係,卻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說明之。

除了這兩篇之外,這個短篇集子還收有〈阿藍〉這樣的感人力作。讀罷此篇後,我的淚腺第三次崩潰了。〈阿藍〉在乙一的所有作品中都是一個異數,關於這個我只想說三點,不想多說,害怕又會想起情節和結局而悲傷哭泣。首先是登場人物最古怪:全部是清一色的外國人,除了古董店裡那個叫鈴的女孩子。其次是敘述方式最貼心:完全的童話筆法,小說除了一、二兩小章是以其它人的視點,其餘篇章都是以阿藍這個外表醜陋的布偶為視點來敘述故事,讀者可以其它人物對待阿藍的態度和阿藍的心路歷程,來分析和比較各個登場人物的人品,比如弟弟泰德的假惡真善、姐姐溫迪的冷漠虛偽、詹妮弗的膽小無情以及其它四個布偶的優劣,都在與阿藍的接觸中暴露得鉅細靡遺。最後是故事情節最淒美:在「白乙一」風格的作品中,結局往往都是一以貫之的感傷和淒美,本作更是無以復加,甚至比王爾德的《快樂王子》、《夜鶯與玫瑰》等唯美童話有過之而無不及。

剩下的那篇〈阿原〉(台版譯作〈小初〉)沒有太多值得分析的東西,除了勾起了我對童年生活的回憶之外,就是「傳奇人物」阿原立於幻象與實體的交叉點這一設定的巧妙了,她的存在使得本作在情節上擁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本作再一次驗證了乙一善於在小說環境上模糊現實世界和幻想世界的界限的本事,另外以小朋友為敘述對象的特點也多少說明了作者與輕小說的關係。

《ZOO》(2003)是「黑乙一」風格的扛鼎之作。2006年集英社在出版文庫本的時候,將本作分成了1、2兩部,除保留了原來單行本的所有作品外,還收入了此前未予收入、最初在乙一官方網站上以 Flash的形式被公開的短篇小說〈往日夕陽下的公園裡〉。中文譯本也分成上、下兩部出版,上部包括〈ZOO〉、〈小飾與洋子〉、〈七個房間〉、〈SO- far〉、〈向陽之詩〉,下部包括〈尋找血液〉、〈冰冷的森林裡的白色房屋〉、〈Closet〉、〈上帝的咒語〉、〈往日夕陽下的公園裡〉、〈在一架即將墜落的飛機裡〉。個人認為,本作品集是乙一迄今為止最高傑作,從整體上來分析有兩大特色:一是收入本集子的作品風格不一、題材多樣,絕無雷同,且均是最高水平的創作,——這也是著名小說評論家北上次郎先生之所以會為該書的文庫本書腰上寫上「這是什麼?」的評語的主要原因;二是作為乙一最近的短篇小說集,其作品基調有黑、白風格無差別性增強的趨勢,也就是說在本作中「黑乙一」將糅合進更多的「白乙一」成分。這兩大特色我們來通過具體作品來予以例證。

1.〈ZOO〉。電影小說。本作文字的節奏感和 「映畫化」風味,使得讀者對小說所描繪的事件、人物有著相當真實的體驗,部分場景會予以讀者比較直接的感官刺激,讓人掩卷緩氣甚至不忍卒讀。作品中對殺人者雙重性格和變態心理的刻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黑暗程度,堪稱「黑乙一」之最。

2.〈小飾與洋子〉。虐童小說。根據我此前的分析,作者曾經的閱讀經歷(參見乙一訪談)對於創作此類題材的作品顯得比較得心應手。這使得本作的文字敘述相當自然流暢,彷彿就是在講發生在隔壁的事情一樣,不曉得其中的虐童情節是否對道尾秀介創作《SHADOW》一書有所借鑒呢。作品中老人家鈴木的屋子在洋子心目中似乎象徵著「另一個世界‧極樂世界」,頗類似於《瀕死之綠》中家對於正雄的意義,這樣的安排無疑是對上述非理性的變態虐童情節的視覺緩衝,同時也在整個故事結構上起到特殊的作用。另外,洋子與小飾換服裝改變身份的設定,讓我想起了馬克‧吐溫的《王子與貧兒》。

3.〈七個房間〉。這部作品實在難以歸類,勉強可以算作推理小說,但作者並未在作品中對兇手及其身份予以足夠的關注。這部據說得益於島田莊司之作品《雅特布斯》帶給其靈感的作品是這本集子中最令我震撼的篇目,作者煞費苦心地為讀者構築了「七個房間」,它們在外觀上幾乎沒有區別,家徒四壁,都只有一個孤零零的鐵門和一條橫貫其間的小水溝。主人公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被關進這樣的密室中,彷彿整個世界就是這個自己身處其中的房間一樣。而主人公在使用了多種辦法方始查明的真相卻更加令人窒息——自己只能活六天,沒有生存法則,只有殺人真理……如此殘酷絕望的設定讓我想起了佈雷德伯裡的《霜與火》。本作的緊張度是乙一作品中極少有的,強烈推薦各位閱讀。

4.〈SO-far〉。家庭倫理小說。作者再次將關注的眼光瞄準孩子及其與父母的關係上,本作的構思十分巧妙,其基本元素可能來源於電影《第六感》,對孩子的心理活動尤其是神經上的危機感拿捏得相當到位。結尾處的情節逆轉,再顯作者模糊虛實界限的功力。

5.〈向陽之詩〉。科幻小說。本作是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人類即將滅亡的末世,景物描寫逼真,畫面感很強,廣袤的世界與人物內心的孤獨寂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作品集中最有「白乙一」風味的作品。

6.〈尋找血液〉。幽默推理小說。本作不管是情節,還是人物對話,都透著股輕鬆幽默的味道,甚至會造成這不是在描述死亡事件的錯覺。有趣的緊,不僅是死亡事件,而且是謀殺事件。作品一開始以尋找血液袋子為主題,其中涉及到遺產繼承問題(構成動機),在結尾處突然轉換為尋找兇手和謀殺手法的調子,很是巧妙。

7.〈冰冷的森林裡的白色房屋〉。童話小說。我見過有人用近乎無情的冷酷筆調來寫童話嗎?如果說此前提到的〈阿藍〉是「白乙一」的童話的話,那麼本作就是黑色系的童話。用人的屍體堆砌成小屋,這樣的情節或許也只有乙一的作品裡才會出現吧。

8.〈Closet〉。本格推理小說。或許是作品集中最正兒八經的創作吧,本作具備所有最基本的推理元素,連密室殺人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內容。儘管篇幅短小,但破解部分還是很精彩的。

9.〈上帝的咒語〉。邏輯小說。為什麼稱之為 「邏輯小說」,請恕我不便說明。不過關於會說出「咒語」的主人公,我倒是想說幾句。本作中「腹黑系」氾濫成災,主人公對待他人、對待父母、對待人生、對待世界無一不帶著兩面性,《夏天.煙火.我的屍體》中的阿健在他面前連半成品都算不上,讀者都會被其惡毒狠辣的咒語所懾服。

10.〈往日夕陽下的公園裡〉。繪本小說。可能是根據Flash改編的緣故,我只在作品中讀到「繪本」兩個字,幾乎沒有情節。

11.〈在一架即將墜落的飛機裡〉。荒誕小說。或者也可以將本作劃入「黑色幽默」範疇,反正小說所描繪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卻又無不影射現實生活的某個點。少年舉著怪異的槍劫機,條件是撞上T大宿舍樓,所有試圖阻止劫機行為的人都會踩到不知從哪裡滾出來的易拉罐而滑倒被射殺,機艙裡只有兩人對劫機事件視若無睹,他們在為注射安眠藥的事討價還價,花三百萬買下的安眠藥是假的……所有這些荒謬的情節糾結在一起,構成了本作的怪異氛圍。別指望自己能讀懂它,這是我的忠告!

總而言之,乙一就是這樣一位反轉黑白兩面,以孤獨的身影遊走於冷酷與溫情之間的作家。至於為何有人稱之為「鬼才」作家,可能一來他的黑色系作品整體質量比白色系的略高,接近「鬼域」;二來他的作品構思巧妙、風格多變、題材廣泛,有如鬼斧開鑿一般;三來其作品中的「非人」元素安置過多,是個角色都帶幾分鬼氣,上述三點何者為正,猶待考證。

經過本人的一番冗長論述,各位對於乙一其人其作應該有了基本的瞭解吧。倘使還想更深度和直接地接觸這位年輕作家,不妨購買閱讀《小生物語》一書。該書收集了作者在個人主頁和幻冬捨網站上連載的小品文,都是信手拈來的生活日記,共分離開故鄉愛知篇、收音機收音清晰的東京篇、隨波逐流神奈川篇三個部份。不管是人生感悟、興趣愛好、,還是生活細節、創作旨趣,你都會在那些只言詞組中找到,並進一步熟悉作家乙一,讓他成為你不可或缺的好朋友。話說,乙一還真是位謙虛、質樸、認真的作家,因為在考慮該書是否該出版之時,他曾猶豫再三。基於全書的內容,他認為一般的讀者都會抱怨「這根本是偷工減料的作品」(也確實有書友向我反映過這部書很一般),自己的文字會有礙讀者眼睛的保養。最終書還是出了,他還是在前言中寫出如下文字予以說明,勸誡讀者不要輕易購買本書:「本書就是一連串讓你來不及喘口氣的偷工減料手法製作而成的,簡直就是偷工減料大遊行,是偷工減料的樂園,更是偷工減料的舞台、偷工減料的獨奏會、偷工減料的祭奠、偷工減料的漁業,是一本任何形容詞都不足以形容的偷工減料書籍。所以我覺得在書店裡猶豫著要不要購買本書的讀者最好還是別買本書,把錢花在更有用的書上,譬如講談社bluebox系列會好一些。」我轉引上述原話,並非是要貶低此書的價值(畢竟書的好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是希望有更多的讀者能夠瞭解乙一作為一個大紅大紫的作家的人品,另外就是玩味他的幽默語言(關於這一點,日本方面的評價是「他近期內的作品風格傾向性已經不再明晰,而以與作品文字對比鮮明的幽默感迭出的前言和刊後語著稱」),這在他的作品中很少體現出來。當然,我也蠻佩服出版該書的幻冬捨的,直接將有礙書籍銷售的文字放在最前面,足見其大度。

對於只想閱讀乙一作品的讀者來說,呼籲出版社再接再厲、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乙一佳作,——比如《暗黑童話》(2001年的作品,這是乙一真正意義上的首部長篇小說。故事以主人公「我」因為意外失去了左眼和記憶開篇,在接受了眼球移植手術之後,「我」卻發現眼球提供者的過去記憶在眼前展現……本作風格類似於綾辻行人《最後的記憶》,在讓讀者從心底裡獲得驚悚式快感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懷舊之美)和《槍與巧克力》(乙一2006年的最近力作,是輕小說風格的尋寶探案故事哦,位列「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 2007」排行榜第五名。故事梗概如下:少年林茨所在的國家發生多起富豪之家金幣、寶石失竊事件。現場遺留下了奇怪的「GODIVA」卡。某日林茨從父親的聖經中發現一張老舊的手繪地圖。此後,某見習記者透露說在「GODIVA」卡背面上繪有風車小房的畫兒這一絕密信息,林茨確信自己的地圖擁有解決怪盜事件的鑰匙,因為在地圖背面也有風車小房……)——是你們惟一要做的事情!

算算乙一出道至今已經11年了,而他的簡體中文譯本方始首度與大陸的乙四(國內部分讀者對乙一fans的愛稱)們和即將成為乙四的書友們見面,真是不容易啊。我滿懷著感恩的心情寫下這樣一篇粗鄙書評,聊作紀念吧。

讓我們遠離孤獨、奉獻溫情、迎接冷酷,繼續做堅定的乙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Cyesuta

GMT+8, 2025-9-14 16:17 , Processed in 0.0169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