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知一派據點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30|回復: 0

追梦人——BAKUMAN

[複製鏈接]

218

主題

485

帖子

1369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69
發表於 2015-8-23 15:45: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轉自ACGtalk 兩色風景
http://www.acgtalk.com/node/994

写这篇的时候,港版还没出来,所以不知道这次反而是港译名更俗,封面上大大两个“爆漫”,反而台版处理得比较得体。
这部漫画非常好看,很久没有感受到如此踏实平和的热血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已经是没有新意的形容,但在看见《BAKUMAN》的第1话时,脑中的第一个反应,却始终还是这句。

日本漫画时有用英文或罗马拼音作为标题的例子,香港引进时通常直接沿用,而台湾出版业却常常本着便于普及的想法与审美趣味将其中文化,于是这《BAKUMAN》就给翻成了颇具气势但俗到贴地的《爆漫王》。由于无私的网络汉化组也未能免俗,目前已知的中译名还有三个:一个叫《食梦者》,理由是“BAKU”为传说中的幻兽“食梦獏”;另一个叫作《扒裤男》,好吧我承认这只是将“BAKU”当成汉语拼音后的猥琐冷笑话;至于第三个,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叫作《漫画家》。

这是一个,关于漫画家的故事。



过去撰稿时,总是下意识地令题目或章节小标华丽或哗众取宠,然而这次,却想要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述。

就从梦想谈起。

14岁的真城最高就读初三,绘画之外没有其他特长,跟许多同龄人一样,生活的重点是读书考试,又跟许多同龄人一样,有一个暗恋的对象——美保亚豆。尽管如此,他却从未想过展开追求,只偷偷把她的样子素描在了笔记本上。

然后高木秋人出场了,与最高相反,他是一个样子帅气,成绩优秀,活得非常耀眼的人,他捡到了最高遗落的笔记,并在最高前来索讨时,对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跟我合作,成为漫画家吧。”

老实说,初看《BAKUMAN》的开头,是会马上想起小畑健与大场鸫这对拍档的前作《写吧写吧写死你》的,只因为它们的主角在出场之际,都对乏味的现状表示了哈欠。有时候比起使命感,无聊才是让人恐慌,进而想做些什么的原动力,有些人就这样改变了世界,有些人改变的,则是自己的明天。

作为一个以漫画为最高消遣的人,“漫画家”这三个字于我,理应是非常神圣的,因为他们是我精神世界的衣食父母。我也确定,在我很小的年龄里,确然产生过以此为业的念头,即便那时的我尚未真正理解这个职业——《哆啦A梦》的第一话里,大雄的父亲曾用“他的想象力很好,做漫画家一定会成功”来肯定过儿子,而当时的我却质疑,“漫画家”是可以期待的未来么?

即便现在可以坦然地告诉任何人“我喜欢漫画”,潜意识里觉得“漫画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当漫画家会给人幼稚的印象”的岁月,确然也持续了很久。而这也是当今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偏见。

但在日本,画漫画是受人尊敬的,那是因为动漫之于这个国家,不但是经济价值的倨傲体现,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只是,只是,可以的话,许多人还是更愿意做个单纯的读者,而不想让自己沾染到漫画界的腥风血雨。为什么?原因如最高那不成功便成仁的漫画家叔叔关口太郎所说:“真正能当上漫画家的,只有极少数的天才,其他的就像是在赌博。”

关口太郎赌输了,有这样的灰色案例作借镜,最高的却步并没有错。

襁褓之中的梦想,遭遇了最初也是最现实的一个考验。可是秋人问了:“你会变成一个浑浑噩噩的死上班族,这样的人生真的好吗?”

如果要评选《BAKUMAN》中,最具警醒意义的话,我以为是这句。只因为它是天真与现实的分水岭,更加是所有人扪心自问后,笑容苦涩与否的度量衡。

似乎太过理想主义的秋人,在后来曾与理智的班花有过如下对话:

“放弃这个梦想吧,你一定会后悔的。”

“如果你是说,梦想不能实现令人后悔,我赞成,但我不想为当初没能追逐梦想而后悔。”

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而现在,看着这篇文章的你,又是否拥有,至少是曾经拥有过梦想,又是否实现,至少是曾经努力去实现过梦想?

《BAKUAMAN》,第1话就直击心灵的作品。



一段时间内,故事是单纯的。确立了合作关系的两位少年希望尽快出道,好在18岁前实现作品的动画化,所有的戏剧性基本都围绕着他们的“创作”而上演,作品中的一切角色都部署得恰到好处,迄今的23话篇幅内,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存在是多余的。

亚城木梦叶。最高与秋人的共用笔名。虽说画手与编剧的重要性不相伯仲,但就戏份或主导作用而言,男一号都显然是最高无疑,而秋人更多是在扮演一个辅助性的角色。

一般人都认为,编剧的活儿比作画轻松,其实不然,作为一部有着行业指南书价值的漫画,《BAKUMAN》用讲故事的方式纠正了许多诸如此类的理解偏差。漫画编剧绝非小说家那样,会写故事就算,而是要与画手反复磨合,方能保证故事与画面的融会贯通。在最高为提高画技而不断临摹时,秋人也在批量生产着脚本与初设。编剧的创作时常受到灵感的制约,而画手的创作又直接受到编剧的制约,要成为黄金拍档,能力与态度的同步率极其重要。最高与秋人,就是朝着这样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方向在努力。

美保亚豆。作为《BAKUMAN》中有数的女角,无论外在或内在都是极好的。在她身上,既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真,也有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因此她绝非花瓶。她的存在意义,除了为热血少年的奋斗平添一抹玫瑰色外,也为故事的格局拓宽埋下伏笔。亚豆的梦想是当一名声优,然后在最高与秋人动画化的作品中担任配音,倘若她的心愿可以成真,我们或有机会聆听更多领域的专业秘话。亚豆虽是个相当理想的角色,但她踏入声优圈的经过却不可避免地蒙上了现实的尘,第一次机会的获得不是因为实力而是因为样貌,出道作的亮相礼上,亚豆笑着眼里却没有光彩。

服部哲。《少年Jump》的编辑,最高与秋人突入集英社的贵人。这个角色的出现,真正推开了《BAKUMAN》虚构与真实的槅门。透过他,一整个《少年Jump》的体制与运作都袒露在了我们眼前,新人从来稿到参赛到获奖再到出道的艰辛,作品从成形到连载到排名再到腰斩的坎坷,统统一览无余。这样的参考价值也是《BAKUMAN》的灵魂一种。

立场与认知的差异,服部经常要花费比“该怎么画”更多的口舌来说服最高与秋人“该画什么”。爱才的编辑有很多,然而他们却未必惜才。身为责编,服部为这对年轻人所付出的心力,不止于逐格提出修改意见的认真,更在于努力守护二人最珍贵的才华——并使之有效发挥。即便,目前他们的心境是极浮躁的“能连载怎样都好”。

新妻英二。每次出场都能带来活力的角色。一句“如果我成为《少年Jump》最有人气的作者,就给我一个能让讨厌的连载完结的权力”,让人看见了他的自信、任性、张扬与不知天高地厚,以及促成这一切的实力资本。他能用匪夷所思的高速度进行绘画,且成品精彩有趣,摘大奖如探囊取物,堪称百年不遇的天才,而另一方面,此人又浑身怪癖,经常无视场合与他人目光地做出些疯癫举动,或是在创作时不断鬼吼鬼叫些没人能听懂的拟声词。看着他,我们可以联想起另一个黑眼圈严重,喜欢蹲在椅子上用优美手势拈甜食的天才,他与新妻的相似在于都能通过“才华”来压倒形象与行为的另类,让人感觉“很帅”。

好的漫画,不单主角打眼,配角抢起戏来也是不遗余力。新妻是作为最高与秋人的对手塑造的,来势并不友善,然而他却在初见二人时兴奋地表示自己是他们的粉丝,在被指责作品生命力后马上动手改进,这些无城府的行为都让他显得可爱,而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他确然喜爱漫画,享受着创作的乐趣。就是要有这样的“敌人”,竞争才会显得良性,才能成为进步的助力。

至于从未正面登场而只出现在回忆中的关口太郎,封他作《BAKUMAN》中最有意义的人物也不为过,皆因整部作品都可以说是以他的灵魂为地基构筑起来的。他折射着漫画界的严酷,更重要的,却还是传达着所有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才能体会的无怨无悔。

“不以成败论英雄”,是献给这样一位男子汉的最高祝词。



这个字眼,是应该怎么说。

很难准确形容《BAKUMAN》中的爱情,荡气回肠太重,悱恻缠绵太软,那是几乎已经在这个世界绝迹了的,因为太过纯粹,而显得分外不真实的爱情。

也是最接近爱情本质,最令人向往的,爱情。

最高与亚豆,他们的爱情是突然开始的,然后,就一下子有了永远的长度。用书中的话来说,其实在最高开口之前,两人已经互有好感,只是性格使然,只好藏着掖着,多亏好管闲事的秋人狠推一把,早已咬合的齿轮方才运作。

“如果梦想成真的话,请和我结婚。”现在想来,最高脱口而出的求婚宣言,有一种近乎条件反射的傻气。只不过与亚豆互相交换与鼓励了彼此的梦想,只不过是未成年的初中生,竟敢把如此重要的人生大事提上议程。

亚豆与最高的爱情,是跟梦想紧密相连的爱情。或许是因为年龄,或许是因为个性,总之他们都天真地相信一些非常绝对的东西,这样奋不顾身的爱情,是只属于某个年龄段的勇敢。在成年人看来,是会觉得可笑的吧,在现实中的我们看来,是会觉得虚妄的吧。

但是,就像是秋人说的——那不是很棒吗?

一辈子喜欢一个女孩,赌上自己的梦与未来作为迎娶她的聘礼——这宛如传奇一般的爱情,不是很棒吗?

关口太郎曾在他短暂的人生中思念某个女孩,他与她的交集仅仅是书信往来,上面写着的还尽是些平淡的句子,情感的互动难以觉察,那是一种与时代脱节的复古交往方式。他们的爱情终于是失败了。关口太郎的事业没有成功,因此他一再否决着自己的表白资格,女孩一直在等,却终于无法再等。

后来我们知道了,原来关口太郎所喜欢的就是亚豆的母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最高与亚豆继承了他们的信念,以相似的坚决,作出对真爱的承诺。

即使终会有耐不住寂寞的时候。最高在笔记本上写“不管怎样都要在梦想实现后才见面吗”,亚豆一看就哭了。

其实何尝不寂寞。

但幸福却并不在于接触的频繁。最高与亚豆在大街上错身而过时,彼此回头,正好对上彼此回头的目光,再走远,再回头,再对上。

其实未必不幸福。

不理解的人总是会想,他们为何非要选择走这样虐心的道路。既然是相爱的,大可以像正常男女一样去交往,然后随着缘分,走到哪里算是哪里。为何要刻意压制自己的思念,给爱情套上一副不确定是否有解的枷锁?

然而,正是因为相爱,才会愿意把幸福当成筹码,去祝福对方的梦想。正是因为相爱,才能够义无反顾地选择信任,让努力对得起那份牺牲。

那个字眼,原来可以这样说。



最后,是应该给《BAKUMAN》的两位主创拍照了。

《BAKUMAN》的画者,是近年在日本漫坛走势强健的小畑健。提起他,我们脑子里必然冒出的,是令人折腰的精美画作。一直以来,小畑健都是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好手,除却早期的《超能机动爷爷G》,他的原创领域是一片天窗。作为漫画家,“不会编剧”本是缺陷,但是小畑健精益求精的画功却弥补了这一点。文与画是不同的载体,真正优秀的画手,却可以做到了解并还原写手的想法,甚至将其中的精华作超水平的引爆!!小畑健正是这样的画手,从《魔神冒险谭》到《傀儡师左近》到《棋魂》再到《写吧写吧写死你》,他的进步显著而夺目,即便是故事平平的《蓝龙》也因他而化为神奇——至不济,也可以当画集欣赏。

《蓝龙》的例子告诉我们,好画手虽然有办法为漫画加分,却不能单独支撑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毕竟剧情和想象力,才是许多人看漫画的焦点所在。画手与写手应该是交相辉映的概念,而非一方的专美于前。

不可否认的,写手因为比画手更加“幕后”,所以风头往往被抢,思路不清者甚至还会将写手的功劳一并算在画手身上,但是《写吧写吧写死你》却让人对大场鸫过目不忘。作为《少年Jump》史上最另类,并且很可能是最缜密的本子(即便只是相对而言),《写吧写吧写死你》其实很像《BAKUMAN》里所阐述过的,更适合在《赤丸Jump》上连载的类型,题材本身的新颖度是一回事,思考层面的深度与广度是另一回事,当然,它在《少年Jump》上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也侧面呼应了服部的“邪道成功论”——即使创作的漫画不在热血、搞笑、体育、恋爱等主流向的“王道”之列,仍是有叫好又叫座的可能性,只要,有心理准备熬过那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寒冬。

一炮而红之后的大场鸫有了被八卦的殊荣。一说他的真实身份是富坚义博,却在“你觉得他有可能那么勤奋么”的有力辩驳面前甘拜下风;二说他是《棋魂》的原作者崛田由美,只是尚未有更多的证据可支持这一判断;至于第三个版本,则网罗了许多蛛丝马迹,言之凿凿地直指大场鸫是《行运超人》的作者蒲生洋,问题是该作虽曾享有人气,总体却仍算拙劣,与大场鸫的水平落差不是一星半点……不论如何,能邂逅水准如此高的作者与作品,始终是我们的幸运。

《写吧写吧写死你》之后,期待小畑健与大场鸫再演天作之合的呼声比姚明还高,对于故事类型的猜测更是五花八门,也因此,最后得知是《BAKUMAN》这样与幻想、人性、悬念这三大宗完全无关的作品时,不免会有一种失望。是否因为无法想到更蔚为话题、别出心裁的故事,所以才返璞归真,直接对最熟悉的环境下手——这不是我们所需要YY的。只消记住,固然灯塔之下是最暗之处,但是,能将一个“谁都想得到”的题材,画出“谁都想不到”的精彩,这才是真正的功力!放眼日本,类似的漫画家养成之作何尝没有?却又何曾有过像《BAKUMAN》这样手把手那般系统,大白话那般浅显,紧张度不逊热血少漫,更完全直面青春与梦想的少年向佳作?!

于是最后,请让我用最平凡的话来致以推荐:不要错过《BAKUMAN》,它必会令你想到些什么。

于是最后的最后,请让我用一句街知巷闻,朴素却不需再多一分修饰的歌词来作为结句: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Cyesuta

GMT+8, 2025-7-3 23:33 , Processed in 0.0181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